
这是一个谜一样的地方(这里曾经是人流如织车马喧的贸易枢纽,当六十年代初中国援建的普利特维(prithvihwy)公路全线贯通,交易平台外移,这里被曾经的主人抛弃),而谜底就是上面这张图,是的,这里是喜马拉雅山脉的最佳观景平台之一,这是扎西说的。

按计划我们从安拉普尔拉徒步回到博卡拉要休整一天,小伙伴们纷纷报了第二天的滑翔伞,我因怕晕没敢报。第二天早晨,躺在床上百无聊奈间,忽记起扎西昨天在南丫浦接我们时说过他这两天包车去过附近的一个中世纪小镇,如何震撼云云。我问小龙,他说忘了小镇的名字,就拿出手机问度娘,她说那是——本迪布尔。

到一楼前台同经理协商,他说只有包车去,7000卢比;我赶紧在微信群里喊话,问还有没人想去,老庞夫妇回答想去,我便留言说,吃完早餐就出发。

这里是亚洲茶房,也许是博卡拉唯一推广中文的地方。到博卡拉后我的第一个晚餐就是在这里吃的。我来时,这里一共有三个人,一对白人男女,一个中国女孩。后者一口京腔,英语特棒,见我不明所以,便主动帮我推荐了锅仔鸡+意面,说这家的老板很会动脑筋,菜式全是自创,我说我要汤面,她说汤面是用快餐面做的,还是意面好,我便听她的了,见她貌美人善,本欲给小龙引荐,可惜鼓足勇气开口时,她已转身离去,小龙休怪也。

这边的布置简单温馨。

等餐的间隙细看墙上照片。

这是餐牌的封面,老板说是他自己的创意,很多人共同实施。

我的早餐,各位亲们,眼馋了吗?

上图是单上的水果麦片粥。

价格绝对公道。

吃过的锅仔鸡+意面。

北京女孩说这些小吃也不错,惜未享用也。

这是老板奥巴马。吃粥时,老庞他们说不去了,俺一个人包车太不划算;便向奥巴马请教,他说等我吃完他带我找车。至今我都不知道如何表达对他的谢意,他放下生意,带我乘坐公共汽车去长途汽车站寻找去杜摩(Dumre)的车。这是在公共汽车上,他执意要为我付车费。

请大家以后去博卡拉一定要去尝尝亚洲茶房,去试试奥巴马的手艺。就沿着湖边这条路左边往前走的一个小巷中;奥巴马一般会放一个招牌在路边,很好找的。我发现,去他那里的洋人比中国人多,我们一定要扭转。

这是公共汽车,我们坐在最后一排。

在去杜摩(Dumre)的车上。除奥巴马外,我一整天都再没听到过有谁提过杜摩这个词;当地人的发音是杜姆瑞,我花了很长时间才搞清楚这一点。

售票员收了我230卢比,当时全车人都笑了。我先以为是肯定比本地人多收了,后来才弄明白我被卖了;这辆车根本就不到杜姆瑞,只到拉姆瑞,这是杜姆瑞的前一个小镇。两个售票员在谈卖我的价钱时,我还好奇地问司机他们在做什么。

其实车上的人都很好,我旁边的女孩买票时用了个硬币,我找售票员要过来欣赏,他就送给我了,旁边女孩见我喜欢,就又送给我了一个。

在这里转乘到本迪布尔的中巴,小贩后面是以前用来上山的吉普。

这些东西,等车时吃吃也不错。

小孩吃得很香。

手上拿的就是那个小贩的东西。

到了,这是竖立在路边的指引图。

离下中巴车二十米就看到雪山了,觉得近四个小时的颠簸和等待都是值得的。

街上铺着石板。

中午,学校放学了。电线杆上是在这里住家体验的广告。

尼泊尔的校服制度给学生以平等和尊严。

这是什么学校,男孩子穿粉红衬衣;配上围巾,很酷的说。

我在群里发了这张图,立刻唤起了惠君的小资产阶级情调,说要过来。

游人很少,很悠闲的一个地方。

是不是因为是中午,午睡去了?

放学还是上学?

坐在路中间玩,这绝对只在本迪布尔才有。

谁看得懂他们在玩什么?

天蓝地实。

谷地风光。

花艳人闲。

下面是公共水口。

是不是趁现在人少,咱也在这里整间房等升值?

无人看管的小店。

自产自销,想买点东西,但喊不来人。

路边小庙。

怎一个闲字了得。

但看林中惊艳。

难道这就是中世纪的节奏?

市场也太空了。

三三两两几个人。

维修中。

晒太阳。

俾德巴蒂(Bindebasini Mandir)。

市场。

主街。

从市场回看小巷。

Old inn在右边。

卡梅尔(kamel)咖啡店一角。

这里是看谷地风光的最佳处。

下面应该是Mahalaxmi Temple 。

最能满足寻梦者的情怀的地方。

Old inn一角。

万里无云。

看风景的小孩也成为风景。

Old inn 里的精致生活。

迷人的不仅仅是岁月。

还有管理者的巧思。

享受阳光。

干嘛?

悠悠哉。

来这儿的游客太少了。

目前主要有几所学校。

孩子们是上学去的吧。

相对无言。

决定在Old inn吃一顿,可里面一个人都没有,找半天才找到经理。不过,定好餐后,马上就来了三四位厨师为我忙活。

先试试舒展情怀。

任时光流逝。

让假期回归假期。

有咖啡和汤。

有炸鸡、炸土豆、土豆泥、胡萝卜、辣椒和花菜等,吃不完。厨师还特地过来解释说是时间不够,所以把我点的烤鸡改成了炸鸡。

再看一眼。

这里鸽子不多,拍半天,只抓到这三只。

我也该难为情,没事乱拍什么。

下几级台阶,还有路。

这是通向哪里呢?

远方的召唤。

小孩基本上都很大方。

山谷里。

艺术创作中。

当我坐上下山的车,就开始日落了。

向雪山告别。

依依不舍。

一步一回首。

一切终将隐去。

月亮来了。

雪山远了。

前景更暗了。

层层山峦隐在雾中。

雪山红了。

下山的车上她坐我旁边,先是问我能否帮她买下山的车票,本地人是三十,我是五十;我说可以,她又要求说把钱给她,让她买票;我就拿出钱给了她一百卢比,她又要求看看我的钱,我拿出来给她看时,她从中又抽走了两张五十卢比。我问她做什么,她说等一下她还要带她妹妹回来,这是回来的钱。我坐在那里想了很久想不通这算怎么回事,就把她拍了下来,以后至少知道是谁拿了我的钱。后来她又借我的手机用,说是要跟她妹妹联系,我的小心脏那个紧张啊。

在普利特维(prithvihwy)公路路口车停了,刚好有辆去博卡拉的依维柯在那,就赶紧上了。坐我身边的是个在尼泊尔工作的印度人,我很后悔问了句——Do youspeakEnglish?结果这位一路跟我讲到了博卡拉。正规英语俺都没弄明白,更何况印度英语,各位同情我的话,就请为我及我的英语老师祈祷吧。
凭栏袖手






发表评论